古典音乐爱好者。一个微不足道的西音圈搬运工和…业余英译中译者,一个主考据的学术二道贩子。我非常喜欢苏联的古典音乐家,尤其是普罗科菲耶夫——但我不是精苏。
以上。其余详见我置顶。

施尼特凯的“死亡之舞”

【预警:我不懂音乐,我就是瞎写的。】

施尼特凯的不少作品都有那种听起来十分危险的段落,就是与死亡共舞、在刀尖上行走之感,令人目眩神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首先是紧张的快节奏小提琴独奏,铺上节奏几乎固定的管钟,仿佛死神的脚步;然后先后由乐团中的一把大提琴和管乐部分开始呼应小提琴百转千回的线条,把张力推到极致,还有什么比这更像甜美的死亡,华丽的死之舞就此拉开序幕。至于这部作品之后的发展,只能说是以悲剧告终,第一乐章浪漫主义风格的主题于第三和第四乐章再现时,分别是用乐团歇斯底里地呐喊和用管钟在低音区轻轻敲击,后者如同走马灯,和《第三大协奏曲》中末乐章气若游丝的主题再现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也是类似的感觉,中提琴的独奏就是对生命永不止息的追逐,但是在六分钟左右的时候,追逐停下来了。长笛-中提琴-单簧管-中提琴交替演奏一句叹息一般的旋律,随后钢琴开始温柔地、平静地演奏类似圆舞曲的音乐,整首曲子(当然,连带着中提琴独奏)被拖进了虚幻的美好中,但接近三分钟后,中提琴的变得疯狂且病态,魔鬼一般的音乐仿佛是在听众的神经上演奏,最后这段甜美的舞曲在弹音器疯狂的警报声中结束,追逐继续,直到第二乐章结束。而这部作品的第三乐章又被作者称为“站在死亡的门槛上做出的悲哀的人生总览”,或许第二乐章那一段称之为死亡之舞也不是不行。
当然要是字面意义上的死亡之舞那还应该是《浮士德康塔塔》的“浮士德之死”,整个乐章采用探戈的节奏——这种节奏本来就是紧张的。唱完环境描写,明示浮士德的命运之后,优美的小提琴独奏与人声呼应,随后就是浮士德惨烈地被梅菲斯特杀死的情节。同样的,探戈节奏还出现在《第一大协奏曲》的第五乐章,小提琴与钢琴一唱一和,诙谐有趣,但在这之前是主奏部和协奏部排山倒海的音浪,在这之后有着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结局。
可以看出施尼特凯在这些片段中的套路都是类似的:首先是紧张的音乐,然后加入提琴和其他乐器或者人声的呼应,形成一种对话或舞蹈一般的效果——或干脆就采用舞曲(比如探戈、华尔兹)的节奏型;然后在这个短暂的“空窗期”内尽可能地营造出甜美、迷人甚至虚幻的效果,最后再回归正题,将其化为疯狂彻底摧毁。试想一下,本来就那么紧张和冲突,怎么可能有片刻的喘息?那除了是死神搭在你肩膀上的手又能是什么?除了是死神的共舞邀请还能是什么?
施尼特凯是凝视死亡以及与之同行的人,他不仅总是持有悲观的人生态度,身体也并不健康,还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早早就在痛苦的生活中意识到了自己会死于中风。事实上他创作《浮士德康塔塔》(1983)《第四小提琴协奏曲》(1984)和《中提琴协奏曲》(1985)时,身体状况也越加不乐观了。他说自己在创作《中提琴协奏曲》时“看到了人不该看的地方”(可能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太稳定了吧),并于创作完的十天后因为中风险些失去生命。或许和他的个性、经历和身体状况有关,他似乎很少去真诚地写非常美丽的东西,涉及时就经常怀着讽刺和恶意将其破坏,因为悲剧才是他永恒的主题——就像今天提到的“死亡之舞”的模式一样。

评论
热度(6)
© Прокофев | Powered by LOFTER